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关注↑↑↑↑↑(在这里,感谢那些给我第一时间复制链接的小伙伴们,蟹蟹!)拼多多的百元红包,是真的吗?有啥套路? 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,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好想你(Cover 朱主爱) 音乐: 朱主爱;拼多多 – 拼多多
互联网内容如海,能有幸让您点进来,看到这篇杂文,如子很欣慰,日记与分享式的结合输出内容!有点多,看客们理性浏览即可!
关注听如子说,从用户多方面和您分享个人看法!
温馨提示
如果你喜欢本文,请分享到朋友圈,想要获得更多信息,请关注我。
(。。个人记录文,非广告,老爷们理性看待。。。)
内容主题主要三块(内容太多,选择性阅读):
①拼夕夕与自己的经历
②由现金红包到拼多多-产品案例分析(结合互联网内容)
③扯淡时间——BBTime
首先,说到拼多多,大家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点鄙视的刻板印象,比如假货、便宜货、不靠谱等。不过,这现象确实存在不少,但是,对于互联网人来说,尤其是对于电商领域的小伙伴来说,拼多多最厉害的,不仅仅是商品有多便宜,假货问题,而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把握,人性到产品,拼夕夕做到了极致。从刚开始推广到现在,想必大家都被下面这个活动狂轰滥炸过,也许你也抵制不住诱惑参与了这个活动。
这么老的东西,现在才说?如子这次再次亲身体验,于是乎,想把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。之前看别人也都免费拿了现金红包,商品啥的,曾经的那个如子也尝试过了,但是玩懵了(没朋友),啥也没收获!最终都不了了之。之所以说再一次,主要是昨天,我弟(Q一下谢霖),再次分享给我,他和同学领取到了100元的经历!
让福星帮点,很快就满了,就可以体现了?
福星是啥,就是本次活动拼多多给你推的人,点击查看福星,就有15分钟去让这个人帮你点红包,红包会更大!
纳尼?之前一直是我不懂规则?(我之前认为只有拉新这种”不要脸“的行为才有大红包!其实活动都会动态调整,下次可能就又不一样了!)
再然后,我也开始了。。。
(在这里,再次感谢那些给我第一时间复制链接的小伙伴们,撒由那拉!!!
还有担心链接有问题的小伙伴,你们安全意识是很棒的,当然,选择不下载或者帮点的,我也没有想谴责的意思,毕竟这事情很尴尬,–布摇碧莲– 的行为!打扰到您的话说声:对不起,打扰了!)
玩这个的确实很早就有拿到了100现金红包(当然还包括商品之类,这里不谈),就三天时间,身边已知提现成功的有好几个,有的甚至好几百!
之前这个活动,很多人拿到了满减优惠券,或者是中途发现这是一个难以完成的任务,被迫放弃。
”心里无数只草泥马奔腾!劳资再也不玩了!“
下面附上如子的战果(100元x2):
我原本只想试试,结果按照规则,最后还差一点,不想找别人,就自己花了9.9元购买官方的所谓的加油包(这个加油包随机给你小红包,另外给你两张5元没啥用的无门槛优惠券)。,只是为了尝试,除非万不得已,个人觉得没必要买!第一个微信红包就这样到账了,还是很开心的!
趋于”贪心“,启动了第二个点包行动,毕竟蛮烦过别人一次,所以这次会比较坎坷,除非官方自带的活动,比如猜红包、红包雨、整点红包等,开出来基本都是一两分钱。
这里说说,很多人难坚持的原因:主要是后期非新用户或者福星,复制的红包基本都是1分钱,你凑到了99.50元,差50个1分钱,你细品吧!
那么我第二个怎么领取的?偷偷的告诉你,我花钱买了第三方服务刷刀(哈哈,怎么感觉怕被举报!)买了10+30刀,花费6.88+16.88元,了解到这行业的一个新名词,”掉刀“!
啥意思呢?就是官方检测系统可能会导致某些用户砍红包失败,我总共买了40,实际只得了30刀,坑爹,有木有!
不过好在,最后,还是成功,提现!整个过程,还是很坎坷的!
我纯粹只是分享个人经历,没有打广告的意思!还好这次也没麻烦太多人!按照拼多多的规则来可能真的可以很快获得红包(本次主要是推广页中的各类活动,特别是福星,需要的自行了解,或者找我私聊答疑。)!
接下来进入第二块:如子的分析!
听完,好想你(拼多多版),不妨一边阅读一边听电台!(from Wiggle电台)
当前浏览器不支持播放音乐或语音,请在微信或其他浏览器中播放 拼多多还是坑多多? 音乐: 歪果Wiggle电台 – 歪果 · 神吐槽 We-Gossip
为什么有的人拿到了现金,而更多的人却失败了?
对于拼多多来说,活动的目的是什么?真的达到目的了吗?
“巨额”红包,直击人性的最深处! 佛教说,贪嗔痴乃恶之根源,而贪排在最前面,说明他是人们最大的恶。说恶,可能有点严重,但是这可以说是人性最大的弱点。
拼多多“天天领现金”,邀请好友助力获得100或200的红包的活动。击中了所有人内心深处最大的贪婪,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。所以说,拼多多不是满足了某类人的所有需求,而是满足了所有人的某类需求,因为它击中了人类最本质的人性根源。
如果是三五块钱的红包,可能很大部分人都会失去这个热情,因为参与活动的成本大大超过了收益。但是拼多多就不按套路来,你一开始助力的时候,如果目标是100,刚开始就能拿到85左右;如果是200 ,一开始就能拿到185左右。
这时候你的内心充满了怀疑,这是真的吗?但是,周围成功拿到奖励的朋友不停的在你耳边炫耀,说你只要分享到几个群里,邀请10位左右好友就能拿到100元现金奖励!让你不得不相信这是真的。
原来天上真的有掉馅饼,你可能还在想,拼多多怎么这么豪,是人傻钱多吗?
谁还没几个朋友呢?而且只需要凑够15块钱左右,就能拿到大红包。于是,你抱着反正试一试又不吃亏,万一成了就能拿到大红包的想法,忍不住把助力口令复制发给了自己的好友,发到了自己在的群里。
这样,你就上钩了,好戏也就开始了~
当你第一个好友开始邀请你的时候,可能是几块,也可能是几毛,你掐指一算,最多邀请不超过50个好友就行了!
眼看着红包积累到了90,你想只需要再来几个好友就可以轻易达成了,心里正止不住的偷乐。
但是,如果你真这么想,那你真是太年轻了。当你还剩2块钱的时候,你发现,再有好友给你助力,助力的金额小的能让你哭出来,因为只有可怜的0.01元,一分钱。。。
刚开始你可能会安慰自己,可能是这个朋友手黑,但是连续几个0.01后,你心里默默算了一下,为了凑齐这2块钱,可能还需要至少200个人帮忙。
你默默的放下了手机,表情风平浪静,而内心波涛汹涌,心里忍不住吐出来三个字母:MMP。看着98.99的金额,你心里充满了不甘,但是又无可奈何。
因为损失规避
的心理,潜意识中,你已经认为那100块钱是你的了,但是这个时候却因为凑不齐金额会损失这100块钱,这带来了极大的痛苦。
损失给人带来的痛苦是收益带来的开心的两倍,也就是说损失100块钱的伤痛,需要获得200的收益才能弥补。所以,为了规避损失的痛苦,你绞尽了脑汁。
这时,你听说邀请新用户,助力的金额会更大一些,于是你绞尽脑汁的想,有谁是没有注册过拼多多的,你甚至把自己爸妈,以前很久不联系的好友都从通讯录里拉了进来,就为了凑齐那区区的2块钱。
终于,费尽千辛万苦,你凑齐了100。如果是现金还好,通过百度,我还了解到,之前还可能领取到优惠券!
没错,没听错,当你选择提现的时候,你发现获得的不是现金100,而是两张满减50的优惠券,还是那种满500,满1000的优惠券。
你的内心:
what (fuck)!!!
怎么会这样,我tm受不了这委屈……
有人可能会说,这些优惠券你也可以去买东西啊,其实价值是一样的。这当然不一样了!!100块钱和100优惠券,当然是100块钱价值更大,现金流永远是最重要的。手握100大洋,自己想买什么就买什么,想去哪买就去哪买,自由最可贵。而100优惠券,意味着我只能在拼多多买,而且只能在规定的时间买,就这限制自由就让人很不爽,是人都想问一句:凭什么!!
而且,拿到了100块红包,我可以发朋友圈,可以在朋友面前炫耀啊,但是你有见过发优惠券截图炫耀的吗?!!
这无形中又损失了一次内心爽一波的机会。付出了老脸,却只拿到了这个,赔了脸面又折了时间。
于是,愤怒的你卸载了拼多多,但是你的价值却已经被拼多多榨干了(也许这也正是很多你微信上很多不想给你点的真是写照)。
这里我们先不说,拼多多可能会因为这样失去一部分用户,这是一个利益,成本和口碑之间的权衡。
如果你真的是拼多多的目标用户,或者说核心重度用户,你肯定不会因为这一次而再也不用拼多多。
因为拼多多是真的便宜,最近还有百亿补贴苹果手机,耳机等电子产品的优惠,可谓是真香!极短的参与路径,极低的用户参与成本,微信一直都是最快最便宜的获客渠道,所有的病毒传播都是从微信转发开始的。
虽然,微信今年实行了最严格的封杀外链的政策,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,丝毫挡不住拼多多的裂变步伐。拼多多不仅在人性的贪婪上下功夫,在人性的懒惰和好面子的心理上也做到了极致。
我的总结:
1. 极短的参与路径,让用户轻松助力,轻松邀请好友
大家都知道,在产品设计中,能用2步完成的操作,就不要用3步。懒惰也是人性最大的弱点之一。有人做过研究,每增加一个步骤,就会失去10%的用户。
拼多多参与活动的路径可谓短到了极致:
好友助力的路径:
老用户只需要:复制口令——打开拼多多——点击助力,三步;
新用户只需要:多一步下载即可。
而助力好友的同时,自己也获得了红包,邀请好友助力的路径:点击邀请好友助力——去微信粘贴——发送给好友或微信群
2. 实现双方共赢,满足用户的脸面,让用户愿意分享
虽然我们内心深处是要贪这点小便宜,但是我们却不希望别人这么认为,人都好面子。如果邀请好友只是对自己有好处,那可能很多人为了面子,都不会干。
但是拼多多,不是单方面获得奖励,好友助力的同时,也能获得大红包。这极大的降低了用户邀请好友助力的心理成本。看,你帮我,你也可以获得这么大的现金红包哦~
而且,巨大的红包金额,也进一步减弱了用户因为贪小便宜而被鄙视的担忧,“我不是为了几块钱就做这个事情,这可是100快呢!你自己不心动吗?”拼多多可谓把人性全都猜中了。
以极低的成本,带动了上亿用户参与,血赚
最大的赢家,其实是拼多多。
电商公司最大的指标就是做GMV,而实现GMV最大的因素就是人口。用户数要足够大,用户要足够活跃,即时转化率低(何况拼多多转化率并不低)。
“天天领现金”活动,其本质上是一个裂变活动,而裂变就需要有一个诱饵,而且还有让人相信。
拼多多的诱饵简单粗暴,100和200元的现金红包,就问你要不要。
而拼多多让人相信这个诱饵的套路是:让一部分人”先富”,然后靠这部分拉新,实现“后富”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,这么大的现金红包,很多人都会心存顾虑,怀疑其真实性。而让人相信最好的办法,大家都知道,就是口碑传播。所以,活动最开始参与的用户,都能很轻易的拿到100元至200元的红包,一般只需要邀请10-20个用户助力即可。
我们假设这部分人是1万人,那么拼多多只需要付出100万的成本。当这部分人发起列表的时候,假设每个人邀请了10个人,那么活动触达有10万。
假设这10万人只有5万人参与,兑换了100元的红包,那么拼多多就需要再付出500万成本。
有人会说,这个拉新成本是不是太高了点。错了,拼多多另外一个套路是:随着活动的开展,能拿到100元红包的用户会逐渐减少,每个好友助力的金额也会逐渐减少,最终只要可怜的0.01,这就迫使用户,要么去邀请更多的好友参与进来,要么就直接放弃。
有朋友统计过,参与100元的活动,如果邀请的都是老用户,那么大概需要200人参与,如果邀请的都是新用户,大概需要10-50人左右。
也就是说,一个人至少能拉10个用户,那么拉新成本最多就是100块钱,这对比其他APP动则上百的拉新费用,可以说是白捡的用户了。
对于没有拿到红包却付出了老脸的用户来说,拼多多这样的套路很伤,但是拼多多买东西是真的便宜。
而对于产品和运营来说,拼多多对人性的把握,真的是让人叹服,值得我们学习。
在和拼多多的相爱相杀中,大部分用户都学会了如下的词:真香!
说了那么多,认真能看完的都是优秀的人(最起码对这个感兴趣的小伙伴)
这里如子只是分享,科普,看清楚问题的本质,不要一刀切对待!
接下来用简书网友描述的内容,加深大家的了解!
类型一:组团拆红包
一、活动流程
(一)流程分析
这是拼多多早期红包的流程。大家可以看到,这个红包有很明显门槛,用户第一次进去,只是占了一个拆红包的名额,等邀请5个还是6个小伙伴加入之后,才能把红包拆开。
(二)用户门槛
这个红包对是否是新用户没有什么要求,新老用户均可参加,有点像现在的京东京豆活动。
这样的设计,使得活动既可以拉新,又可以促活,但是相应的活动成本也会上升。
有些小伙伴想要设计纯拉新、纯促活的活动,只需对用户门槛进行设置即可。
(三)运营成本
这类红包是很鸡贼的,用户就是拆了红包,也是没法拿钱的,得满足邀请指标,才能触发打款,到那个时候,财务上才有活动支出,非常有效地控制了活动成本,又达到了拉新、促活的目的。
(四)邀请门槛
那么,触发打款的邀请人数是限制在几个比较好呢?
站在老板视角看,当然是越多越好,最好用户拼命加入,但是平台一分钱都不用出;
站在用户视角看,当然是越少越好,最好进去就直接发红包,打到我的微信账户上。
那站在产品经理视角看,当然是寻求这两者之间的平衡,既能减少活动支出,又能让用户跳一跳能够得到,就是够不到,也得给他们一种可以够到的错觉(老实讲,最好不要这么愚弄用户)。
这个时候,我们需要去了解的是,一个用户最多能邀请到多少人帮他拆红包。
如果用户是社交大咖,加群无数,那他拆红包能力会特别高,可能100人也只是小场面;
如果用户是我们的老爸老妈,微信里面就10个好友,平时最多过来问你下吃了没,那他拆红包的能力就会非常有限。
那拼多多的大部分用户,其实是介于这两者之间的。
如果有活动数据基础的,可以去分析下他们的邀请分布情况,然后找一个满足50%,或者土豪一点,找个满足85%的数字就行。
跟着数据找策略!
还有个比较鸡贼的方式,大家观察下市面上的红包产品,会发现大部分都控制在5人左右,即去掉自己外,用户再邀请4人即可。像京东京豆那么扣,需要邀请20个的,还是比较少见的,不过毕竟他们的品牌在那,且据说京豆兑换还不错。
说到这,相信小伙伴们内心已经有一本账啦。
如果自家产品想要复制这类产品,可以从平台知名度和可信度、红包大小、红包类型(积分还是现金)、运营指标等多方面进行考量。最简单的方式还是放手试,如果老板不打死你的话。
类型二:组团解冻红包
一、活动流程
二、活动分析
(一)流程分析
这个是目前拼多多正在使用的红包流程。
从上面的流程图大家可以看到,和类型一相比,就是给用户一种“这钱我给你了”的错觉,但是用户要想拿钱跑路,就只有2个结果:
1、放弃已得红包;
2、继续邀请好友,赚更多钱/达到提现门槛。
这么一看,大家就会明白拼多多在玩什么套路了,那就是传说中的“沉没成本”。
举个栗子,比如CC周末无聊,看豆瓣推荐了一部超级好评的片,立即买了,噔噔噔跑到电影院,满怀期待等到开映,10分钟后,开始吐槽:这什么傻叉电影啊!
(其实豆瓣电影推荐还是挺靠谱的,求别打)
这个时候,摆在CC面前的就有两个选择:
1、走人;
2、忍住吐槽看完。
我相信大部分人会跟CC一样选择第二种,因为钱都花了,人也来了,不看觉得亏死了,就算电影再傻叉,也要努力看完才对得起rmb呀。
拼多多的这版红包就用了这个套路,已经送你金光闪闪的1元红包了,还差4元就能提现了,你肯放弃吗?
同时采用“跳一跳,够得到”法则,弹窗告诉用户,“再邀请1人就能得1元哦”。
那想想我朋友圈子那么大,邀请个1个人,也是轻而易举的吧~
然后就是一个又一个,不停地开展群发工作,拼多多的产品经理嘴角开始上扬~
(二)用户门槛
这个活动的用户门槛和类型一一致,并没有区分新老用户。
不过根据拼多多一贯套路,可能会设置拉新多给一点,拉熟少给一点。
这个操作如果想要复制的话,套路跟上面说的类似,需要去平衡用户和平台的利益关系,并且给用户一种“跳一跳,够得到”的错觉~即新老用户的红包策略分开。
比如说一个新用户,刚来平台,对平台不是很熟悉,可能第一笔奖励会高一点,鼓励用户玩下去。
比如说邀请用户加入,老用户参与积极性高,对用户来讲比较好邀请,那红包金额可以小一点,新用户比较难邀请,为了促进用户群发新群,那对新用户加入设置的红包大一点。
还比如,用户刚开始玩,邀请人很容易,身边总有几个死党支持他,时间久了,死党要割袍了,这个用户也不能满足这些一毛两毛的红包了,那是时候来个大红包刺激一下了,继续玩用“香蕉让乌龟爬”的套路了。
(三)运营成本
其实这个类型的单个红包的运营成本,跟上一个并没有什么差异,很多运营大神拼多多一向是服的。
(四)其他
拼多多其实是把街上的那些杂牌,盗版,山寨搬运到电商,巧妙地是运营裂变模式!但是上市赚钱后,确实也有不少福利!品牌与杂牌的受众不同,便宜,是老百姓追求的,所以大部分我们父母辈,爷爷奶奶辈,超级喜欢!疯狂转发!
也许还是看不完全懂,咩有关系,只要理解一小丢丢,正好有需要的话,科学的了解一些关于这个的信息,就行!
接下来,最后一块,BBT(瞎逼逼时间!)
来福州就一直失眠,昨晚码的字,今天继续,还好有大傻相伴(这家伙也成功领取300元,正在朝第四个进发!)今天写BBT!没有干货,完全瞎扯
(可以选择性阅读,虽然我知道没有几个人,可以看到这里!如果你,做到了,点个在看,顺便留言可否?)
大量码字后,加上失眠,很飘,想法又开始不正常!
我在想,这个年纪了,缺乏足够的自律与规划,零散碎片的学习,让我学了丢,没有任何经验,很伤感,感觉很废,可是生活还是得继续。
每次写东西,一堆东西想着要写,随后就乱绪了,虽然这类口水话的记录,无逻辑结构,也都是病句,尽量自己留存,但是有些分享的内容,还是想要别人看到的,可是好几篇文章都是个位数阅读量,说白了,这也许就功利化or急功近利的思想催使然!坚持,永远是真理,虽然目前做的不加油吧!
告诫自己,这不是一个贩卖焦虑的平台,多年整理自己写过的东西,如果都是垃圾(确实很乱)!那真的就是浪费时间(也许确实吧!)
听如子说:网民对拼多多的假、乱、差的固有看法(问的文章也差!没人看呗!),也阻挡不了这种”游戏式的无赖行为“,像极了,很多挂满广告的小程序游戏,但是它成功了,人家上市了,虽然被骂,被举报,但是也被真实体验过的很多网友
描述:真香!
你要知道,这种活动当作游戏来看待,不必太较真,偶尔玩玩!还好,哈哈!!!
所以,能看到这里,您怎么看?
虽是部分原创内容,但是码字不容易,还写了这么多,就算是废话,也希望您可以看看!
不懂运营和推广的我,粉丝数量,阅读量捉急,但是,如果你觉得有帮助,顺手点个 在看 ,转发!感谢!
内容由听如子说编撰发布,部分内容来源互联网,有问题咨询本人!
▼更多精彩内容,关注:搜索听如子说(二维码出错是编辑器的!)▼-
扫码下载安卓APP
-
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
微信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手Q扫一扫打开小程序
-
返回顶部
发表评论